走長遠的才藝學習路
文/李雙
小朋友學才藝半途而廢,是令許多家長感到頭疼的問題。兒童心理學家認為,六歲到八歲是一段「嘗試期」,這個年齡的孩子喜愛嘗試新事物,爸媽可以把握機會,讓孩子多方接觸。但是在最初的新鮮感和熱度漸漸消退,而孩子又發現才藝技巧需要付出一些努力與練習後,如何讓孩子維持興趣,持續學習,就成了家長與老師的一項挑戰。
有些爸媽眼看孩子學得那麼痛苦不情願,再繼續下去也只是浪費時間和金錢,於是放棄了事。有的父母則是無法接受孩子半途而廢,不甘心前功盡棄,於是威逼利誘,甚至祭出各種處罰手段來強迫孩子學習。
對於這種情形,波士頓兒童心理學家艾爾凱德表示,預防勝於治療,在為孩子選擇才藝學習時就該多留心,課程應重質不重量,學得太多讓孩子疲於奔命,當然容易感到倦怠和挫折。如果爸媽覺得孩子在應付日常課業之餘猶有餘裕,寧可讓他加強練習已學的才藝,而不是再去多學一項新的課程。
學才藝也有它的流行及一窩蜂現象,例如知名大提琴家來臺演奏引發大提琴學習風,跆拳道奧運奪冠,圍棋卡通「棋靈王」受歡迎等,都會帶動相關的學習熱潮。小朋友容易受到友伴和風潮的影響,家長卻不能跟著趕流行,選擇學才藝首先要考量的是孩子的個性、能力和天賦,如果可能的話,先安排孩子去上幾堂介紹或試聽的課程。此外,要確定才藝班的教練或老師不是過分嚴格,或是太過重視競賽成績,這些都會斲傷孩子的學習興趣。
如果課程所需的樂器或是裝備所費不貲,開始時不妨先用租或借的方式,等到孩子確定可以持續長期學習時再購買。而在購買之前,要先將父母的期望和要求清楚的告訴孩子,讓他有考慮或選擇的機會。
另外,爸媽急於驗收學習成效,也是一個讓孩子感到壓力而喪失興趣的原因。只要他學得愉快,何愁他學不出成果?這個年紀的孩子,又是初學,要耐心等待一段時間,才足以讓孩子在學習上獲致成就感,進而轉化為持續學習的原動力。在這個過程中,孩子會真正體認到「熟能生巧」及「一分耕耘,一分收穫」。
如果孩子還是想放棄,有鑒於「見異思遷」和「三分鐘熱度」是這個年紀小孩的通病,專家建議你不要倉促做決定,可以先定下一個期限,讓孩子再試個三到六個月,有時會有「山窮水盡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」的效果。當然,如果屆時孩子仍覺痛苦不堪,就不宜再勉強了。
文章來源:國語日報社網站
http://www.mdnkids.com/family_edition/detail.asp?sn=80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