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廣新聞網  2006 / 04 / 18
 
部份過動症的兒童或許可以靠藥物治療,但是根據心理師臨床的經驗顯示,也有不少的過動症孩童,產生過動症狀的原因是源自於父母親的管教方式,或是孩子本身自信不足、適應障礙,這類孩子的症狀改善則不需要依靠藥物,只要父母親改變教育孩子的方式就能看到效果。

過動症的孩子常會出現過動、衝動及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,如果狀況已經嚴重到妨礙到孩子的學習及造成不斷的衝突,醫師往往會開立利他能的中樞神經興奮藥物給予症狀治療,可是心理師王欽毅卻表示,並不是每個小孩都適合藥物治療,許多過動症兒童發病的原因,卻是與父母親的管教方式有關。

心理師要提醒做父母親的朋友,如果您家也有過動症的孩子,先檢討一下自己是否是「愛心無限,耐心有限」的父母,注意一下自己的焦慮度是否過高,或是改變一下自己的教育態度,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 

中央社  2006 / 04 / 18
  
治療過動兒 北縣衛生局:並非只有藥物一途  
 
台北縣衛生局指出,典型過動症的孩子常令師長頭痛,醫師也會考慮開立利他能之類中樞神經興奮藥物予以治療,但並不是每個小孩都適合藥物的治療,他們表示,過動症的治療並非只有藥物一途,例如改變一下教育方式,若愛心及耐心都無限,則小孩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台北縣衛生局指出,典型過動症的孩子,有過動、衝動及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,不但在學校令老師相當頭痛,也令媽媽必須三天兩頭到學校聽老師抱怨及處理善後。過動症是個時興的診斷,若症狀已嚴重到妨礙到孩子的學習及造成不斷衝突的人際關係,則醫師會考慮開立利他能之類中樞神經興奮藥物予以治療。

衛生局說,並不是每個小孩都適合藥物治療,有些孩子會出現食慾降低,體重降低或失眠(新聞、網站)現象,在臨床經驗中甚至遇見有些兒童已達到藥物上癮的情況。心理師表示,過動症的治療並非只有藥物一途,許多的個案所發生的原因有:父母管教方式不當、父母管教效能不彰,孩子學習適應障礙,孩子自信不足,父母情緒過度焦慮及種種生理上的因素也會造成孩子的過動現象。

他們說,許多小朋友是藥物治療副作用過大的例子,有些時候發現一些媽媽是「愛心無限,耐心有限」的母親,當提醒媽媽的教育方式時,小朋友的過動症狀竟然改善得比藥物治療的效果更佳,所以,衛生局呼籲所有過動症孩子的父母,若是那種「愛心無限,耐心有限」的教導者,可以注意改變一下教育方式,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長頸鹿(鹿鹿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